校历
要 闻 云大首页 > 要 闻 > 正文

云南大学赴复旦大学教师进修锻炼团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9日  []

九月的复旦大学,绿树成荫,芳草似锦,在一年一度新生入学的日子,复旦校园也迎来了20名特殊的“新同学”,他们就是来自云南大学13个学院和机关的青年教师。

他们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教师“质量工程”对口支援的工作精神,经云南大学推荐、选拔出来的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将在复旦大学的对口学院和职能部门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学习和挂职锻炼。

王伟博士是这次赴复旦大学进修教师中年龄最大、学历最高的一位。他是云大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有着近二十年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在谈及到复旦大学“充电”时,他说:“现在化学学科知识更新很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学科发展的步伐,也只有身处学科发展的前沿,才能保证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到复旦大学聆听名师授课,利用复旦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无疑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充电的平台。我要好好利用这个平台,争取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方面都有新突破。”

王伟老师的想法,代表了这次赴复旦大学进修锻炼的教师和干部的共同心声。云大公共管理学院的马自坤副教授一方面选修了他的指导老师本学期开设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程;一方面他又和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的王鲁嘉、陶小龙两位老师一起,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每周日去听全天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专业课程《管理信息系统》。云大外语学院的邹虹老师则在复旦大学指导老师的建议下,选听了《英国小说》、《莎士比亚研究》、《英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等课程。同时,她还利用复旦大学的学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进行“巴赫金理论与美籍华裔女作家作品中的母女对话”课题的研究工作。体育教学部的秦庆峰副教授则另辟蹊径,他几乎是全程观察和参与复旦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把自己变成了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的一员。他说,“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通过深入参与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我觉得自己对体育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在开学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每个云大教师和干部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融入到复旦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里。每天清早,各位老师就和复旦学子一道,走进课堂、图书馆、实验室……中午在食堂匆匆用完午餐,又赶去听下午的课程。有时,晚上碰到有学术讲座,老师们总是早早去到教室或报告厅,生怕去晚了没座位而错过一场精彩的学术讲演。正如马自坤副教授所说的,“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不好好把握就太可惜了。”孜孜以求,只争朝夕,成了复旦校园里的云大人的座右铭。

“复旦校园里的云大教师进修锻炼团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团队。他们身上,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这次云大进修锻炼团队在复旦大学的临时负责人、现在复旦大学挂职校办副主任的马志宇老师说。“我们在复旦大学的充电经历,将会成为我们每个进修教师和管理干部一生的宝贵财富。”

云南大学20位教师和干部,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在学校对口支援办公室和有关部处的关心下,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不辱使命,争取以实际行动和优秀成绩为母校争光添彩,做出更大贡献。(杨星星)